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宣传手册
发布人:刘莲辉  发布时间:2015-06-09   浏览次数:34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宣传手册

  00五年六月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语言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而高校正是落实、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语言文字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印这本手册旨在向广大师生员工宣传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和语言文字评估的基本内容。校内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努力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切实将各项迎评工作落到实处,全方位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录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1.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何重要意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指什么?

5.什么是普通话?

6.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7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8. 什么是规范汉字?

9. 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形有哪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有哪些?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形有哪些?

12.少数民族师生应该如何理解“用规范字,讲普通话”?

13.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消灭方言?

14.语言文字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三纳入、一渗透”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15.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是什么?

    16.《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实施办法》有何重要意义?

18.高校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是哪些人员?

二、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基础知识

1.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2.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3.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是什么?

5.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6.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是什么?

7.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期限是如何划定的?

8.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结论分为几个等级?

9. 上海市教委、语委何时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

10. 我校为迎接此次评估成立了什么机构

11.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网页建设情况如何? 

12.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是什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大事记

四、相关法律法规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1.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1031日经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011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方面的使用出了规定。

3.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何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这部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法制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进一步明确“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5.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6.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国家机关、教育系统、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要领域。在普及普通话方面,国家机关应当发挥“龙头”作用,学校应当发挥基础作用,广播电视等有声传媒应当发挥示范榜样作用,公共服务行业应当发挥“窗口”作用。

7 .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简化字整理简化的传承字。“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经被废除的异体字、已经被废弃的二简字和乱造的不规范简体字和错别字。

9.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规定,下列情形可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

字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下列情形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2.少数民族师生应该如何理解“用规范字,讲普通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统一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有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但各民族人们又都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汉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师生,特别是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公务活动和公共场合学会书写规范汉字、普通话,以规范汉字参与网络的信息交流,就能大大方便知识的传播和广大师生间的交流,进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民族团结。当然,在少数民族同胞相互之间,在自己家庭亲属间等场合,完全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13.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消灭方言?

国家推广普通话是要坚持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和使用。国家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要会说普通话;要求公民在社会公共交际领域的正式场合,如学校、机关、新闻宣传、服务场所等讲普通话,但并不要求公民在所有场合都讲普通话,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允许使用方言。

14.语言文字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三纳入、一渗透”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切实采取措施,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人才。

15.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是什么?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简称《上海市实施办法》。该办法于20051229日经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0631日起施行。

16.  《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办法是上海市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有关人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能力的标准,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监督职责和执法责任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17.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实施办法》有何重要意义?

上海市实施办法》的颁布,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推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交际效能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教育进步、提高市民科学文化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8.高校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是哪些人员?

参加测试对象为教师(含实验教学人员)、管理干部(含后勤管理人员)、各专业学生。


  

二、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基础知识

1.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1)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广大师生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知晓率,牢固树立语言文字使用中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

   (2)加强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加大管理力度,健全机构,建章立制。使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推动高校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努力创建规范文明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在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发挥基础、示范作用。

2.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重新修订《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的法律依据,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评估的工作依据。

3.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把评估作为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手段;(2)采取学校自评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4)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

4.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是什么?

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级指标: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

一级指标: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工作措施、通用语言、通用文字。

二级指标思想认识、目标定位*、组织机构、工作网络*、规划计划、规章制度*

宣传教育*、科学研究、语言测试、汉字测试、教育教学*校园用语、教育教学*校园用(注:有*”的为核心指标。

5.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评估采取学校自评、专项工作汇报和专家进校实地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评估期间专家组将召开座谈会;抽样进行师生问卷调查和语言法律法规和汉字应用测试;走访、巡视校内各院(系)、部门,检查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等语言文字工作情况。

6.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具体要求分别是:

119544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应达到二级乙等(测试分数为80)以上水平,其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测试分数为87)以上水平。

2195411日以后出生的管理干部应达到三级甲等(测试分数为70上水平。

3)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达到二级乙等(测试分数为80)以上水平。

7.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期限是如何划定的?

评估期限一般为三年,评估时要提供近三年的工作材料。

8.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结论分为几个等级?

评估结论分为达标、暂缓通过和不达标三种。

      达标:判定为B档以上的级指标达到80%(即大于等于11条),且标注*的核心指标不能判定为C档。

暂缓通过:判定为B档以上的级指标达到80%(即小于11条),但标注*的核心指标有1条判定为C档。

     不达标:(1)判定为B档以上的级指标低于80%(即大于等于11条);

            (2)判定为B档以上的级指标达到80%(即大于等于11条),但是标注*的核心指标判定为C档的超过1条。

  

  

  

  

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大事记

119491010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新中国最早的全国性文字改革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之后又分别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和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1955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先后召开。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步骤等得以确定。

    319561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又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以此为标志,推行简化字、推广普通话进入实施阶段。这对我国的汉字简化和推广普通话及至整个语言规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也产生广泛的影响。

    419582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5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6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7199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对外保留牌子,教育部主管全国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

    8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开始施行,19个地方法规和规章相继发布实施。

92006年,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