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介绍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一项语言类标准化水平测试,同普通话水平测试一样,也是一项国家考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衡量人们在阅读、书写等活动中,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的数量,以及对规范汉字的字形、读音、意义及用法掌握和使用的准确程度,判断应试人使用汉字所达到的水平,并有效地区分他们之间水平上的差异。
一、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概述
(一)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贯彻“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方针政策,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举措;在上海地区,还是贯彻《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重要举措。它旨在通过培训和测试的良性互动,明确相关人群汉字应用水平的等级要求,促进我国国民使用规范汉字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用字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最终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在录用和考核从业人员时提供资质依据。
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标准参照型考试不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一项标准化测试。因此,它不仅可以测查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的汉字应用水平,而且可以测查母语非汉语人群的汉字应用水平。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成为“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有益补充。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不是简单地测查应试人的识字量,而是一种有定的汉字和无限的使用环境相结合的客观性测试。它针对人们在现实环境中应用汉字的真实水平,因此用作考查内容的汉字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1.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程度人群识字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2.汉语大规模平衡语料库真实文本中汉字的字频和覆盖率。冷僻字、罕用字等基本上没有进入考查范围。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也不局限于错别字问题,而是全面衡量应试人掌握汉字字形、读音、意义及用法的情况,通过书写、辨别等方式考查应试人使用汉字的综合能力。汉字的音、形、义等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1.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汉字的字形、读音等标准;2.权威工具书中汉字的普通话读音和现代汉语义项。因此,这项测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总之,作为一项标准化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结果是客观的和稳定的,对应试人在现实语言生活中应用汉字的实际水平具有良好的鉴别作用。
(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方式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不允许自带工具书等资料进入考场。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试题数量共120题,分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30题,是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能否掌握汉字的普通话读音及准确判断多音字在特定使用环境中的恰当读音;第二部分30题,是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判断所使用的汉字是否正确;第三部分30题,是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能否选出正确的汉字;第四部分30题,是书写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掌握汉字字形书写是否正确;
全卷120道题,必须在80分钟内作答完毕。这种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试题数量及答题时间一般都是通过多次试测之后确定的,80分钟内回答完所有试题,时间上足够充裕。只要按照正常方式答题,一般不会出现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试题的情况。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试题卷和答题纸是分开的,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试题卷上印有试题和答题要求;试题卷只用来呈现试题,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答案视为无效,也不得在试题卷上作任何标记。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答题纸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来作答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选择题”的答题卡,印有各题的选项,应试人需要用2B的铅笔在认为正确的选项上填涂。填答题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填涂要求,严格按照试卷所提示的正确方式填涂,这部分将由计算机阅卷。第二种是用来作答第四部分“书写题”的米字格纸,这部分试题将采用人工的方式阅卷,由阅卷人员根据规范汉字的字形标准,对应试人的汉字书写作出正误判别;
二、汉字应用水平等级
(一)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等级特征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共有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是较高的汉字应用水平,具体表现在:能够在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的汉字大约在4500至5500个;能够正确地掌握和使用汉字的规范字形、普通话读音、常用意义、基本用法和一些特殊用法;偶有汉字形、音、义方面的错误,但只是零星失误,不具有系统性特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阅读以规范汉字为媒介的现代文献资料,能够用规范汉字进行书面表达,流利顺畅,没有文字障碍;能够胜任对汉字应用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工作或以使用汉字为主要任务的各种类型的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范围极广,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到书刊的编辑、校对等。
二级是中等的汉字应用水平,具体表现在:能够在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的汉字大约在4000至4500个;能够比较正确地掌握和使用汉字的规范字形、普通话读音、常用意义、基本用法和个别特殊用法;间或出现汉字形、音、义方面的错误,但集中在使用频率很低或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汉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阅读以规范汉字为媒介的现代文献资料,能够用规范汉字进行书面表达,比较流利顺畅,少有文字障碍;能够胜任对汉字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或以使用汉字为主要任务的部分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范围较广,如中小学教师、文秘、公务人员等。
三级是一般的汉字应用水平,具体表现在:能够在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的汉字大约在3500至4000个;能够基本正确地掌握和使用汉字的规范字形、普通话读音、常用意义和基本用法;有时出现汉字形、音、义方面的错误,但集中在使用频率较低或较容易发生错误的汉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阅读以规范汉字为媒介的现代文献资料,能够用规范汉字进行书面表达,虽有文字障碍,但基本流利顺畅;能够胜任对汉字应用能力有基本要求的工作或涉及汉字应用的部分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范围有限,如一般性的管理或事务性工作等。
水平表现低于“三级”的,为“不入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