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牛字成语如九牛一毛耳,了解一下
发布人:顾幽雅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次数:236

这些牛字成语如九牛一毛耳,了解一下

快乐的中文编辑校对网2月7日

吹牛皮

图片

吹牛皮,即比喻夸口说大话。有人说“吹牛皮”不算成语,其实也可。所谓成语,即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来自古代经典或著名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即所谓“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之所以放第一个,也是讨个牛年喜。这年头,有牛皮吹就不错了~

执牛耳

图片

执牛耳:古代诸侯割牛耳歃血为盟,由主盟者执珠盘盛牛耳,故称盟主为“执牛耳”。“歃血为盟”的仪式即为:割下牛耳并放取牛血,接着将牛耳放在盘上,主盟者则要领先将祭拜过天地神祗的牛血涂在于嘴巴上,其他立盟之人接续歃血,借此表示在天地神灵的见证之下,得要言而有信的坚守盟约,不可违逆。若有违盟者,神灵必将施降惩罚,最终就会像牛般亡逝。故后人又以“执牛耳”泛指某方在某一方面最具权威之地位,位居领导位置。也用作第一的代名词。《桃花扇》第四出中有言:“论文采,天仙吏,谪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感觉比“数(属)你最牛”之类的更有语言的味道和底蕴。好的词语或成语的意思,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几个字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


说到这儿,顺便说说今年最牛的谐音牛语“牛转乾坤”。这词儿,压根儿与牛没什么关系,着重在“扭”字上。其实,要按中文编辑校对网来说,这个谐音牛语,用在元旦这岁末年初也没什么,把史上对社会、国家、个人冲击最大的2020年“扭”转一下,也是人们的期盼企盼祈盼。


但现在是2021年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现代化国家建设起步年,第二个百年......但有媒体还在用,用得还不是地方。不知他们是何居心哈。你要扭什么?!乾坤,指天地。扭转乾坤比喻将局面整个转变过来。

牛眠地

大过年的,本来不想放这个成语,它是指坟地。但一来,曾经看过一篇稿子里把牛睡觉的牛棚简称为牛眠地,有必要提醒一下不要随便简化用语。二来,这牛眠地是指风水宝地。语出《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以所指别山与访。访父死,葬焉,果为刺史,著称宁益,自访以下,三世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


陶侃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你看,牛眠地是风水宝地吧。所谓牛眠龙绕之地。

老黄牛

此图为中文编辑校对网拍摄于浙江四明山



风马牛

大多人用作风马牛不相及。有时候只用三个字也很好。比如,释迦牟尼,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这不是中文编辑校对网说的,是鲁迅说的,见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一牛鸣

牛“哞”一叫,所能传到的地方。你说有多远?很近,后来比喻较短的距离。其实它是“一牛鸣地(一牛吼地”的缩略语。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比如,中文编辑校对网,距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上海交通大学都很近,可以说成:中文编辑校对网,去***一牛鸣地。哈。有些读者估计离我们也只一牛鸣~

目无全牛

图片

这可不是“我牛,我看不起你”的意思啊,有稿子里就这么用成了“目中无人”的意思了!!故事是这样的: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头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牛鼎烹鸡

图片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好像是汤多汤少都不好吃的意思哈。比喻大材小用。这和另一个牛字成语“杀鸡焉用牛刀”,差不多的意思,好像还不这么杀气腾腾的,虽然都是吃鸡。但“牛刀”用在“小试牛刀”这儿,就是另一个意思了: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小试牛刀杀杀鸡为什么不行呢?

牛鬼蛇神

图片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这,世上挺多的。比喻形形色色的丑恶东西或坏人。当然,有些牛鬼蛇神后来又变成好人好东西了。要看谁说、何时说了。参见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更易理解一些事情呢。

宁为鸡尸

不为牛从

图片

和不太雅的“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差不多的意思。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鸡口,鸡的口,小而洁;牛后,牛的肛门,大而不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小地方作主,不愿在大地方听人支配。《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叫我牛也好

叫我马也好

图片

哈哈,其实这是成语“呼牛也可,呼马也可”或“呼牛呼马”呼牛作马”的解释意。语出《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随你便!

亡羊得牛

难道是亡羊不补牢,牛钻进来了吗?哈。指丢失了羊却得到了牛。比喻损失小而获益大。《淮南子.说山》:“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犀牛望月

先扣右脚,重心左移,右手握剑抽引至体前,剑身平直,高与右肩齐,眼必须看剑尖。然后腰继续向左转,左脚尖稍向外展,成左弓步。右手握剑同时向前劈下,剑与臂平直,剑指按右手腕,眼看前方。——这是大家熟知功夫中的“犀牛望月”半招要领。


但成语犀牛望月,是指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影响观看东西,致使所见不全。语出《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万物亦然。”后又比喻为长久盼望。如“犀牛望月盼郎归。”


有点偏了,这都说犀牛了。

襟裾马牛

图片

襟、裾,泛指衣服。襟裾马牛指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的人。元朝汪元亨《新诗吟兴浓套》:“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鞭打快牛

图片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有稿中说领导管理下属鞭打快牛,不太恰当。

抓牛鼻子

图片

有人又要说这不是成语,是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吹牛皮”了。哈。这估计是现在各级领导尤其是下面一些党报用得最多的动物词语,是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但为什么要抓牛的鼻子呢?


牛有野性,牛鼻是牛身上最脆弱最怕疼的地方。当牛野性发作时,牵住牛鼻它就不会反抗。

以上的牛字成语,是中文编辑校对网随意挑选给大家一乐的几个,如九牛一毛(唐朝王维《与魏居士书》:“然才不出众,德在人下,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耳。”也作“牛之一毛”)。


祝福编辑和校对

汗牛充栋全部合格


编校

中文编辑校对网,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规范版面语言,提高文字质量。下属编校工作室由文字功底深厚的中高级编辑和校对队伍作支撑,帮您对“微信公号”“杂志”“报纸”“书稿”“字幕”“译稿”等文本进行“编辑”“校对”“润色”。


联系方式:18930098517(手机)

邮箱、QQ、微信都为826540293


中文编辑校对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文编辑校对网

微信QQ号|826540293

帮您|编辑 校对  润色

阅读原文
文章已于2021/02/07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