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小编套用了上几期的标题。哈。

这次,主要说的不是错别字。
重阳节,也是敬老尊老的节日。不过,中文编辑校对网发现,很多媒体还在用“老人节”,其实呢,法定名称是“老年节”。来源是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十二条说“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当然,在这法律之前,有部门和一些省份,早就把重阳节设为“老人节”了。后来,既然法定了,那么很多正式书面的场合,就都改为“老年节”了。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老了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图片由中文编辑校对网小编,随手拍摄于上海最网红楼“武康大楼”。距中文编辑校对网办公室370米。瞻仰老楼别忘赡养老人。瞻赡注意哟
说到这儿,中文编辑校对网想起10多年前吧,各城市的老人用交通卡,开始的语音是“老人卡”,后来上海首先有人大代表提出改进老人免费乘车POS机提示音的建议,各城市后来也相继改为“敬老卡”了,再后来,新名称更层出不穷了,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
记得当时有非常知名的媒体采访老人的感受——“虽然享受乘车免费,但语音器发出‘老人卡’的声音,感觉就像我们在接受施舍一样,听后非常不舒服,但也非常无奈。现在‘老人卡’改称为‘敬老卡’,看似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那么,中文编辑校对网建议,书面语,正式场合,能按法定的,就按法定称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吧。
对了,还有一处要提醒,即九月初九。这里的九,建议用汉字九,而不用阿拉伯数字9。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中的4.2.1规定,非公历纪年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等,应采用汉字数字。中文编辑校对网多说一句,特别容易出错的,就是写民国多少年时,也尽量用汉字表述,似应属于上面说的“历史朝代纪年”“非公历”。
上文为已过35岁招聘底线的“老年”小编,在赶往合作报刊的路上手机语音输入,就不复看校对了。见谅哟。祝各位未来老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