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将“校训、校歌、校赋”文化融入我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习惯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各学院的初次选拔,10月19日晚上,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2021年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训、校歌、校赋”演讲比赛在报告厅成功举办
传承校赋 铭记校训
唱响校歌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侨青年的精彩演讲吧! 《体悟校训 做优秀中侨青年》 经济与管理学院 姜冰心 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就是在做学。“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也是学习做人,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也是学习做事,学习将一件小事做好。通过姜冰心的演讲,让我们知道,我们应当严于律己,做一个讲诚信、高品质的学生,以助他人为乐,做一个严谨认真处理事情,刻苦学习,多向他人学习的中侨学子。 我们当先明做人之道,行做人之举,实现思想的“换羽,助推观念的“化蝶”,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不知而行,是一种盲目。曲嘉祺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懂得欲成事,先做人。学会做人,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飞跃风雨,飞跃沧桑,砥砺前行,沐浴阳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仍有着许多人,在时间的磨砺中擦去尘埃,在青春的浪潮里飞跃黑暗。通过王薇抑扬顿挫的演讲,相信中侨青年在“做人、做事、做学”的校训下,能够绽放出独属于少年人的理想光芒。 人生路上难免彷徨,要有志向有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遵从本心专心做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胡志雯绘声绘色的演讲,让作为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我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创造更加灿烂的中侨文化!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条件,知道如何做人那之后就是做事。做事最主要的是用心,用心则能成事。通过陈信的演讲,让我们知道做事用心是匠人精神,也是我们中侨应该传承的精神。 “做人、做事、做学”这简短六字是中侨大学对我们的期许与要求。做人之道在于礼,做事之技在于勤,做学之问在于心,更是我们中侨青年应时刻牢记心间的做事准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在武汶佳声情并茂的演讲下,中侨青年都应志存高远,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最终愿都能成为闪闪发光的中侨人。 一朵娇艳的花蕊绽放于一霎凛冽的风雨,一只蝴蝶的破茧诞生于一场自我的斗争,一个孩子的成长决定于一次正确的选择。从幼稚走向成年的我们,或许曾直达过天堂, 或者一夕坠落。在任淑文惟妙惟肖的演讲下,相信能够让中侨青年能够更加领悟“做人、做事、做学”校训后的大道至简。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意思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不可滋长自己骄傲的情绪,自己可以得到的应当努力去争取。鞠韬的绘声绘色的讲述,我们应当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立于信”做人、 “笃于行”做事、 “精于学”做学,我们也终将担起时代的大任,我们是百川之中最有力的后浪,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去铸造我们的梦想。邝莹有声有色的演说,让我们懂得只有脚踏实地的去铸造我们的梦想,去丰富我们的学识,才能不辜负中侨对我们所托,不辜负家与国,不辜负脚下这片万里山河! 校歌给人力量,校训形成规矩,校赋促人成长,而三者的有机结合像是拉弓射箭的过程。中侨青年每一位都是蓄势待发的弓箭手,校歌给我们中侨青年射箭的力量,校训促人定型,校赋给予了射箭人精气神。方恩旭妙语连珠的演讲,提醒了中侨青年应同守歌训赋,让我们一起将手中的弓箭射向未来,射向远方! 每位选手都将自己心中的“校训、校歌、校赋”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使我们将“做人、做事、做学”的校训更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过了一位又一位的优秀中侨青年的演讲,让我们一起随君宝看看最后的获奖名单吧! 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书记盛雨濛老师为一等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薛飞老师、艺术学院分团委张纯纯老师为二等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食品药品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淑老师、护理与健康学院分团委书记迟嘉珮老师为三等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智能制造学院分团委书记刘小刚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老师郭兰婷老师为优胜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做人之道在于礼,做事之技在于勤,做学之问在于心。 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中侨青年应当志存高远,能说会做,做得真人。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通过“做”达到“学”之目的,将“做学”形成文化自觉,常驻身心,内化为素质,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推动自信,达到自强,成为堪当重任的一代。 排版 | 李家琳 海报设计 | 陈冉 图片来源 | 王楚妍 刘骋轩 杨依雯 仵刘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