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多国政要就英国女王去世表示哀悼。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他向英女王致敬,因为她坚定不移地终生致力于为她的人民服务……
大家平时也可能注意到了,媒体都称英国伊丽莎白二世为“女王”(Queen),他们那一大家子为“王室”,英文为Royal Family。
但是,在说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皇家海军(Royal Navy)、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等等时却“一直用的”是“皇家”。各大主流媒体都这么用。
注意,你看各大媒体,正确的是皇家有人用。要说到英国王室,用成了“皇室”就错了。
要说到中文中王与皇的区别,大家多多少少有个概念,一般,皇大于王。如果要详细辨析,一本书也说不完。
中文编辑校对网是“文字应用”类的网站和公众号,今天就只说说英国的王室怎么就办了那么些个皇家机构。有些名词,明明英文是“王的”(Royal),为什么中文翻译成了“皇的”(Imperial)。
英文中,Royal适用于“King or Queen”(国王或女王),Imperial适用于“Emperor or Empress”(皇帝或女皇)。
中文编辑校对网,还是讲“中文”吧,并不擅长英文

小编学得不太好的世界史记忆中英国的君主一直称为国王或女王,大英帝国也不是官方称号,即使在最强盛的时期,英国政府也从未正式宣称自己为帝国。帝国之名也许是被征服之人的恭维吧。
19世纪,英国成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当然要除了大清帝国),当时英国在南亚地区拥有大片领土的主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其间,1876年开始英国的王,曾有一个名号——印度皇帝,直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那时候中国也刚刚大面积接触世界,印度又靠这么近,也许中文中英王的皇,是起源于这里也说不定。
再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喜欢以曾经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来称呼别人。既然人家曾有过“皇帝”的名号,有些地方就用“皇”吧。
比如日常生活中,退休的书记,平时咱们见到他还是尊称他为书记。比如某个乡镇级小部长,同级调到办公室做主任,一般熟人还是称其为“部长”,感觉像省部级那么“尊贵”的样子。
另外,1870左右,欧洲各国形势大变,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组成了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王室担任皇帝。此前,强大的维多利亚女王,子女众多,几乎和欧洲所有国家的王室(奥地利为皇帝、女皇),都结下了姻亲。其中女王的大女儿嫁给了普鲁士王国的王室继承人。但这王室继承人现在成了皇帝继承人。那么问题来了。这英女王的大女儿在丈夫将来继位成为德国皇帝之后,就会被称为Empress(皇后)。按理,皇大于王,当她和她妈妈女王两人同时出现在名单上时,一个是大国之主,一个是大国之后,一个长辈,一个是子女,但“女王”要排在“皇后”的后面,这成何体统!
很乱,是吧。小编也感觉说不清。随便写了点,也许有点启发作用。小编要去上班了,一个多小时车程呢~
我们的本职工作是:英国王室,不要写成皇室。英国国王不要写成皇帝。其余的那些机构名,皇家***,有官方注册中文名的,就遵守;新华人民外交有标准译法的,也遵守。没有的,同一个名称,全文统一,不要一会儿王,一会儿皇的就行。
老太太也是高寿。要放在我国民间,这是“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家族兴旺,年纪在八九十岁,这样的死者葬礼可谓喜丧。
祝福这世界~
顺祝各位中秋安康不做核酸~